椎管狹窄是否需要手術治療?
22/Jun/2007 00:09 Filed in:
科學期刊

Athiviraham和Yen這兩位醫師不久前在"Clinical Orthop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" (CORR 458:90-3)發表了一篇相關的研究,研究對象是125位醫師判斷應該手術治療的椎管狹窄病人,54位病人接受單純的椎管減壓手術,42位病人接受椎管減壓及融合手術,另外29位病人拒絕接受手術治療,在追蹤了兩年之後他們發現: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(不論接受哪一種手術)約有60%得到明顯的改善,33%到36%未獲得明顯改善,只有3%到4%有症狀惡化的情形;相對而言,拒絕接受手術的病人只有25%得到明顯的改善,但卻有高達62.5%未獲得明顯改善,另外12.5%有症狀惡化的情形。是否接受手術治療之間在統計上有明顯的差異。從這篇研究我們可以知道,對於症狀嚴重的病人來說,手術治療之後可以獲得明顯的改善,只有極少數病人有惡化的情形;保守治療得到改善的機會僅有約1/4,所以若病人症狀嚴重且已經影響日常生活或自我照護,根據這篇研究,我們建議手術治療以緩解症狀。
|
廣州第二屆國際骨科創傷高峰論壇
26/Mar/2007 23:41
三月23到25日有幸應邀到廣州參加第二屆國際骨科創傷高峰論壇,並發表一篇有關「以微創內固定技術配合人體工學關節鋼板治療粉遠端脛骨骨折」論文,會中雖引發對岸學者諸多的迴響及指教,但他們對於台灣先進的醫療技術也感到相當的興趣,個人對於自己的研究能得到認可感到相當的光榮。對岸的醫療技術雖然起步較晚,現階段也沒有台灣進步,但與會學者熱烈的學習精神,讓人不得不感到佩服,他日急起直追,是亦將超越台灣的醫療水準。兩天的會議下來,大多數的醫師都認真的聽講,並發表自己的意見,個人在佩服之餘,也對台灣的醫療環境感到憂心。
在台灣,醫療資訊取得容易,國際學會多,出國進修的機會也相當多,每遇有類似的醫學會議,除了少數醫師專心在交流外,許多醫師大多抱持著拿學分、大拜拜的心態,學會常常花費許多心思及經費聘請國外學者演講,但聆聽者也常常心不在焉,浪費了許多寶貴的學習機會。衷心希望有心於提升台灣醫療的醫師們,能多付出一點心力在國際的交流上,除了能增加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,對提升台灣的醫療水準也應有相當的助益。
在台灣,醫療資訊取得容易,國際學會多,出國進修的機會也相當多,每遇有類似的醫學會議,除了少數醫師專心在交流外,許多醫師大多抱持著拿學分、大拜拜的心態,學會常常花費許多心思及經費聘請國外學者演講,但聆聽者也常常心不在焉,浪費了許多寶貴的學習機會。衷心希望有心於提升台灣醫療的醫師們,能多付出一點心力在國際的交流上,除了能增加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,對提升台灣的醫療水準也應有相當的助益。
著手建構網頁
21/Feb/2007 00:24